首頁>>政策法規>>公益信息>>
柔性執法傳遞法治溫度
- 時間:2023-03-10 13:10
- 來源:中國建設報
有法必依、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,是建設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。但是,嚴格執法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執法行為都是簡單地“一抓了之”“一罰了之”。
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,實施行政處罰,糾正違法行為,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,教育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。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,可以不予行政處罰。
面對失范行為,“一抓了之”“一罰了之”看起來是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和剛性,但社會效果不一定盡如人意。柔性執法堅持張弛有度、寬嚴相濟、情理法相統一,是用更柔性的姿態、更人性化的舉措來執法,不僅是對法律的守衛,也是對失范者的循循善誘,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。
現實生活中,柔性執法往往針對的是輕微違法行為,失范者大都沒有很強的主觀惡性,而是源于“習慣成自然”的無禁忌、無意識,或者一些緊急情況的“事出有因”。柔性執法的意義,不僅在于用一種更靈活的方式去執法,也在于傳遞出一份寶貴的信任和教化——對人們的無心之失給予合法尺度內的容錯空間,同時教育人們自覺主動地對失范行為糾偏改過。這種執法方式,恰恰是以一種柔性的方式傳遞法治的溫度,以一種溫潤的姿態彰顯法治的剛性。
柔性執法對執法者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執法者不僅要全面準確掌握法律法規的立意和原旨,還要在執法活動中充分地站在群眾的角度去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,在把握執法尺度和傳遞法治溫度中找到最佳結合點,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到實處。例如,針對路邊的小販、流動的攤位,一些地方采取劃區域擺攤、限時段經營等舉措,既維護了交通秩序、市容市貌,也保障了群眾的經營,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。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推行更多的人性化執法、柔性執法,不斷提高執法水平,法治權威和法治信仰必將在全社會更加牢固地樹立起來,人民群眾必將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獲得感。
倪 弋
友情鏈接
-
| 中國建筑
| 中國鐵建
| 第一商用汽車
| 中國建造師網
| 數字化企業
| 中國科技新聞
| 中國項目招標
| 中國建筑裝飾
| 光明網
| 中國名企排行
| 山西建筑考試
| 中國城市網
| 中國交通新聞
| 中國工業新聞
| 人民政協網
| 中國新聞網
| 家居中國
| 中國日報網
| 工程機械在線
| 中國農網
| 城市交通網
| 中國工程網
| 我的建筑
| 中國路橋
| 中國建材網
| 中國環境
| 國聯資源網
| 綠建之窗
| 魯班大學
| 一覽路橋網
| 中機經網
| 中國公路
| 住建部
| 新型建材
| 聚王涂料
| 中國電建
| 中工網
| BICES 2023
| 冶金工業
| 中國木業
| 中國中鐵
| 阿拉丁網
| 河姆渡